结构型设计模式

结构型模式主要总结了一些类或对象组合在一起的经典结构,这些经典的结构可以解决特定应用场景的问题。结构型模式包括:代理模式、桥接模式、装饰器模式、适配器模式、门面模式、组合模式、享元模式。

代理模式

代理模式的原理与实现

在不改变原始类(或叫被代理类)的情况下,通过引入代理类来给原始类附加功能。一般情况下,我们让代理类和原始类实现同样的接口。但是,如果原始类并没有定义接口,并且原始类代码并不是我们开发维护的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可以通过让代理类继承原始类的方法来实现代理模式。

动态代理的原理与实现

静态代理需要针对每个类都创建一个代理类,并且每个代理类中的代码都有点像模板式的“重复”代码,增加了维护成本和开发成本。对于静态代理存在的问题,我们可以通过动态代理来解决。我们不事先为每个原始类编写代理类,而是在运行的时候动态地创建原始类对应的代理类,然后在系统中用代理类替换掉原始类。

代理模式的应用场景

代理模式常用在业务系统中开发一些非功能性需求,比如:监控、统计、鉴权、限流、事务、幂等、日志。我们将这些附加功能与业务功能解耦,放到代理类统一处理,让程序员只需要关注业务方面的开发。除此之外,代理模式还可以用在 RPC、缓存等应用场景中。

动态代理示例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public class MetricsCollectorProxy {
private MetricsCollector metricsCollector;

public MetricsCollectorProxy() {
this.metricsCollector = new MetricsCollector();
}

public Object createProxy(Object proxiedObject) {
Class<?>[] interfaces = proxiedObject.getClass().getInterfaces();
DynamicProxyHandler handler = new DynamicProxyHandler(proxiedObject);
return Proxy.newProxyInstance(proxiedObject.getClass().getClassLoader(), interfaces, handler);
}

private class DynamicProxyHandler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{
private Object proxiedObject;

public DynamicProxyHandler(Object proxiedObject) {
this.proxiedObject = proxiedObject;
}

@Override
public Object invoke(Object proxy, Method method, Object[] args) throws Throwable {
long startTimestamp = System.currentTimeMillis();
Object result = method.invoke(proxiedObject, args);
long endTimeStamp = System.currentTimeMillis();
long responseTime = endTimeStamp - startTimestamp;
String apiName = proxiedObject.getClass().getName() + ":" + method.getName();
RequestInfo requestInfo = new RequestInfo(apiName, responseTime, startTimestamp);
metricsCollector.recordRequest(requestInfo);
return result;
}
}
}

//MetricsCollectorProxy使用举例
MetricsCollectorProxy proxy = new MetricsCollectorProxy();
IUserController userController = (IUserController) proxy.createProxy(new UserController());

桥接模式

桥接模式,也叫作桥梁模式,英文是 Bridge Design Pattern。

对于这个模式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方式。在 GoF 的《设计模式》一书中,桥接模式被定义为:“将抽象和实现解耦,让它们可以独立变化。”在其他资料和书籍中,还有另外一种更加简单的理解方式:“一个类存在两个(或多个)独立变化的维度,我们通过组合的方式,让这两个(或多个)维度可以独立进行扩展。”

个人理解:

举个很简单的例子,现在有两个纬度:

  1. Car 车 (奔驰、宝马、奥迪等)

  2. Transmission 档位类型 (自动挡、手动挡、手自一体等)

按照继承的设计模式,Car是一个Abstract基类,假设有M个车品牌,N个档位一共要写MN个类去描述所有车和档位的结合。
而当我们使用桥接模式的话,我首先new一个具体的Car(如奔驰),再new一个具体的Transmission(比如自动档),然后奔驰.set(手动档)就可以了。
那么这种模式只有M+N个类就可以描述所有类型,这就是M
N的继承类爆炸简化成了M+N组合。

所以桥接模式解决的应该是继承爆炸问题。
可以看作是两个abstract组合在一起,独立去拓展,在运行之前将两个具体实现组合到一起。

装饰器模式

装饰器模式主要解决继承关系过于复杂的问题,通过组合来替代继承。它主要的作用是给原始类添加增强功能。这也是判断是否该用装饰器模式的一个重要的依据。除此之外,装饰器模式还有一个特点,那就是可以对原始类嵌套使用多个装饰器。为了满足这个应用场景,在设计的时候,装饰器类需要跟原始类继承相同的抽象类或者接口。

装饰器模式的特点

第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是:装饰器类和原始类继承同样的父类,这样我们可以对原始类“嵌套”多个装饰器类。

比如,下面这样一段代码,我们对 FileInputStream 嵌套了两个装饰器类:BufferedInputStream 和 DataInputStream,让它既支持缓存读取,又支持按照基本数据类型来读取数据。

1
2
3
4
InputStream in = new FileInputStream("/user/admin/test.txt");
InputStream bin = new BufferedInputStream(in);
DataInputStream din = new DataInputStream(bin);
int data = din.readInt();

第二个比较特殊的地方是:装饰器类是对功能的增强,这也是装饰器模式应用场景的一个重要特点。装饰器是对原有功能的扩展,代理是增加并不相关的功能。

实际上,符合“组合关系”这种代码结构的设计模式有很多,比如之前讲过的代理模式、桥接模式,还有现在的装饰器模式。尽管它们的代码结构很相似,但是每种设计模式的意图是不同的。就拿比较相似的代理模式和装饰器模式来说吧,代理模式中,代理类附加的是跟原始类无关的功能,而在装饰器模式中,装饰器类附加的是跟原始类相关的增强功能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// 代理模式的代码结构(下面的接口也可以替换成抽象类)
public interface IA {
void f();
}
public class A impelements IA {
public void f() { //... }
}
public class AProxy impements IA {
private IA a;
public AProxy(IA a) {
this.a = a;
}

public void f() {
// 新添加的代理逻辑
a.f();
// 新添加的代理逻辑
}
}

// 装饰器模式的代码结构(下面的接口也可以替换成抽象类)
public interface IA {
void f();
}
public class A impelements IA {
public void f() { //... }
}
public class ADecorator impements IA {
private IA a;
public ADecorator(IA a) {
this.a = a;
}

public void f() {
// 功能增强代码
a.f();
// 功能增强代码
}
}

代理模式和装饰器模式对比的最优解释:

你是一个优秀的歌手,只会唱歌这一件事,不擅长找演唱机会,谈价钱,搭台,这些事情你可以找一个经纪人帮你搞定,经纪人帮你做好这些事情你就可以安稳的唱歌了,让经纪人做你不关心的事情这叫代理模式。
你老爱记错歌词,歌迷和媒体经常吐槽你没有认真对待演唱会,于是你想了一个办法,买个高端耳机,边唱边提醒你歌词,让你摆脱了忘歌词的诟病,高端耳机让你唱歌能力增强,提高了基础能力这叫装饰者模式。

适配器模式

适配器模式的英文翻译是 Adapter Design Pattern。顾名思义,这个模式就是用来做适配的,它将不兼容的接口转换为可兼容的接口,让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类可以一起工作。对于这个模式,有一个经常被拿来解释它的例子,就是 USB 转接头充当适配器,把两种不兼容的接口,通过转接变得可以一起工作。

适配器模式有两种实现方式:类适配器和对象适配器。其中,类适配器使用继承关系来实现,对象适配器使用组合关系来实现。具体的代码实现如下所示。其中,ITarget 表示要转化成的接口定义。Adaptee 是一组不兼容 ITarget 接口定义的接口,Adaptor 将 Adaptee 转化成一组符合 ITarget 接口定义的接口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// 类适配器: 基于继承
public interface ITarget {
void f1();
void f2();
void fc();
}

public class Adaptee {
public void fa() { //... }
public void fb() { //... }
public void fc() { //... }
}

public class Adaptor extends Adaptee implements ITarget {
public void f1() {
super.fa();
}

public void f2() {
//...重新实现f2()...
}

// 这里fc()不需要实现,直接继承自Adaptee,这是跟对象适配器最大的不同点
}

// 对象适配器:基于组合
public interface ITarget {
void f1();
void f2();
void fc();
}

public class Adaptee {
public void fa() { //... }
public void fb() { //... }
public void fc() { //... }
}

public class Adaptor implements ITarget {
private Adaptee adaptee;

public Adaptor(Adaptee adaptee) {
this.adaptee = adaptee;
}

public void f1() {
adaptee.fa(); //委托给Adaptee
}

public void f2() {
//...重新实现f2()...
}

public void fc() {
adaptee.fc();
}
}

针对这两种实现方式,在实际的开发中,到底该如何选择使用哪一种呢?判断的标准主要有两个,一个是 Adaptee 接口的个数,另一个是 Adaptee 和 ITarget 的契合程度。

  • 如果 Adaptee 接口并不多,那两种实现方式都可以。
  • 如果 Adaptee 接口很多,而且 Adaptee 和 ITarget 接口定义大部分都相同,那我们推荐使用类适配器,因为 Adaptor 复用父类 Adaptee 的接口,比起对象适配器的实现方式,Adaptor 的代码量要少一些。
  • 如果 Adaptee 接口很多,而且 Adaptee 和 ITarget 接口定义大部分都不相同,那我们推荐使用对象适配器,因为组合结构相对于继承更加灵活。

一般来说,适配器模式可以看作一种“补偿模式”,用来补救设计上的缺陷。应用这种模式算是“无奈之举”,如果在设计初期,我们就能协调规避接口不兼容的问题,那这种模式就没有应用的机会了。

那在实际的开发中,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接口不兼容呢?有下面这样 5 种场景:

  1. 封装有缺陷的接口设计
  2. 统一多个类的接口设计
  3. 替换依赖的外部系统
  4. 兼容老版本接口
  5. 适配不同格式的数据

代理、桥接、装饰器、适配器 4 种设计模式的区别

代理、桥接、装饰器、适配器,这 4 种模式是比较常用的结构型设计模式。它们的代码结构非常相似。笼统来说,它们都可以称为 Wrapper 模式,也就是通过 Wrapper 类二次封装原始类。

尽管代码结构相似,但这 4 种设计模式的用意完全不同,也就是说要解决的问题、应用场景不同,这也是它们的主要区别。这里我就简单说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。

  • 代理模式:代理模式在不改变原始类接口的条件下,为原始类定义一个代理类,主要目的是控制访问,而非加强功能,这是它跟装饰器模式最大的不同。
  • 桥接模式:桥接模式的目的是将接口部分和实现部分分离,从而让它们可以较为容易、也相对独立地加以改变。
  • 装饰器模式:装饰者模式在不改变原始类接口的情况下,对原始类功能进行增强,并且支持多个装饰器的嵌套使用。
  • 适配器模式:适配器模式是一种事后的补救策略。适配器提供跟原始类不同的接口,而代理模式、装饰器模式提供的都是跟原始类相同的接口。

门面模式(外观模式)

门面模式,也叫外观模式,英文全称是 Facade Design Pattern。门面模式为子系统提供一组统一的接口,定义一组高层接口让子系统更易用。

假设有一个系统 A,提供了 a、b、c、d 四个接口。系统 B 完成某个业务功能,需要调用 A 系统的 a、b、d 接口。利用门面模式,我们提供一个包裹 a、b、d 接口调用的门面接口 x,给系统 B 直接使用。

门面模式的应用场景:

  1. 解决易用性问题(门面模式可以用来封装系统的底层实现,隐藏系统的复杂性,提供一组更加简单易用、更高层的接口)
  2. 解决性能问题(我们通过将多个接口调用替换为一个门面接口调用,减少网络通信成本,提高 App 客户端的响应速度)
  3. 解决分布式事务问题

我们知道,类、模块、系统之间的“通信”,一般都是通过接口调用来完成的。接口设计的好坏,直接影响到类、模块、系统是否好用。所以,我们要多花点心思在接口设计上。我经常说,完成接口设计,就相当于完成了一半的开发任务。只要接口设计得好,那代码就差不到哪里去。

接口粒度设计得太大,太小都不好。太大会导致接口不可复用,太小会导致接口不易用。在实际的开发中,接口的可复用性和易用性需要“微妙”的权衡。针对这个问题,我的一个基本的处理原则是,尽量保持接口的可复用性,但针对特殊情况,允许提供冗余的门面接口,来提供更易用的接口。

适配器模式和门面模式对比

共同点:将不好用的接口适配成好用的接口。

区别:(a)适配器主要是为了解决接口不兼容的问题,而门面模式主要用于设计接口的易用性问题。(b)适配器在代码结构上主要是继承加组合,门面模式在代码结构上主要是封装。(c)适配器可以看作是事后行为,是一种“补偿模式”,主要是用来完善设计上的不足,而门面模式是在设计接口时就需要考虑的,是一种事前行为。

组合模式

组合模式跟面向对象设计中的“组合关系(通过组合来组装两个类)”,完全是两码事。这里讲的“组合模式”,主要是用来处理树形结构数据。这里的“数据”,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组对象集合,正因为其应用场景的特殊性,数据必须能表示成树形结构,这也导致了这种模式在实际的项目开发中并不那么常用。但是,一旦数据满足树形结构,应用这种模式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,能让代码变得非常简洁。

组合模式:将一组对象组织(Compose)成树形结构,以表示一种“部分 - 整体”的层次结构。组合让客户端(在很多设计模式书籍中,“客户端”代指代码的使用者。)可以统一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处理逻辑。

组合模式的设计思路,与其说是一种设计模式,倒不如说是对业务场景的一种数据结构和算法的抽象。其中,数据可以表示成树这种数据结构,业务需求可以通过在树上的递归遍历算法来实现。

组合模式,将一组对象组织成树形结构,将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都看做树中的节点,以统一处理逻辑,并且它利用树形结构的特点,递归地处理每个子树,依次简化代码实现。使用组合模式的前提在于,你的业务场景必须能够表示成树形结构。所以,组合模式的应用场景也比较局限,它并不是一种很常用的设计模式。

享元模式

享元模式的原理

所谓“享元”,顾名思义就是被共享的单元。享元模式的意图是复用对象,节省内存,前提是享元对象是不可变对象。

具体来讲,当一个系统中存在大量重复对象的时候,如果这些重复的对象是不可变对象,我们就可以利用享元模式将对象设计成享元,在内存中只保留一份实例,供多处代码引用。这样可以减少内存中对象的数量,起到节省内存的目的。实际上,不仅仅相同对象可以设计成享元,对于相似对象,我们也可以将这些对象中相同的部分(字段)提取出来,设计成享元,让这些大量相似对象引用这些享元。

定义中的“不可变对象”指的是,一旦通过构造函数初始化完成之后,它的状态(对象的成员变量或者属性)就不会再被修改了。所以,不可变对象不能暴露任何 set() 等修改内部状态的方法。之所以要求享元是不可变对象,那是因为它会被多处代码共享使用,避免一处代码对享元进行了修改,影响到其他使用它的代码。

享元模式的实现

享元模式的代码实现非常简单,主要是通过工厂模式,在工厂类中,通过一个 Map 或者 List 来缓存已经创建好的享元对象,以达到复用的目的。

享元模式 vs 单例、缓存、对象池

区别两种设计模式,不能光看代码实现,而是要看设计意图,也就是要解决的问题。这里的区别也不例外。我们可以用简单几句话来概括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。

应用单例模式是为了保证对象全局唯一。应用享元模式是为了实现对象复用,节省内存。缓存是为了提高访问效率,而非复用。池化技术中的“复用”理解为“重复使用”,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。

享元模式在 Java Integer 中的应用

如下代码:

1
2
3
4
5
6
Integer i1 = 56;
Integer i2 = 56;
Integer i3 = 129;
Integer i4 = 129;
System.out.println(i1 == i2); // true
System.out.println(i3 == i4); // false

首先要理解自动装箱和自动拆箱的概念:

自动装箱,就是自动将基本数据类型转换为包装器类型。所谓的自动拆箱,也就是自动将包装器类型转化为基本数据类型。具体代码如下:

1
2
Integer i = 56; //自动装箱 - 底层执行了:Integer i = Integer.valueOf(59);
int j = i; //自动拆箱 - 底层执行了:int j = i.intValue();

当我们通过自动装箱,也就是调用 valueOf() 来创建 Integer 对象的时候,如果要创建的 Integer 对象的值在 -128 到 127 之间,会从 IntegerCache 类中直接返回,否则才调用 new 方法创建。这里的 IntegerCache 相当于享元对象的工厂类,只不过名字不叫 xxxFactory 而已。我们来看它的具体代码实现。这个类是 Integer 的内部类,你也可以自行查看 JDK 源码。

在 Java Integer 的实现中,-128 到 127 之间的整型对象会被事先创建好,缓存在 IntegerCache 类中。当我们使用自动装箱或者 valueOf() 来创建这个数值区间的整型对象时,会复用 IntegerCache 类事先创建好的对象。这里的 IntegerCache 类就是享元工厂类,事先创建好的整型对象就是享元对象。

实际上,除了 Integer 类型之外,其他包装器类型,比如 Long、Short、Byte 等,也都利用了享元模式来缓存 -128 到 127 之间的数据。

再看如下代码:

1
2
3
4
5
String s1 = "小争哥";
String s2 = "小争哥";
String s3 = new String("小争哥");
System.out.println(s1 == s2); // true
System.out.println(s1 == s3); // false

在 Java String 类的实现中,JVM 开辟一块存储区专门存储字符串常量,这块存储区叫作字符串常量池,类似于 Integer 中的 IntegerCache。不过,跟 IntegerCache 不同的是,它并非事先创建好需要共享的对象,而是在程序的运行期间,根据需要来创建和缓存字符串常量。

实际上,享元模式对 JVM 的垃圾回收并不友好。因为享元工厂类一直保存了对享元对象的引用,这就导致享元对象在没有任何代码使用的情况下,也并不会被 JVM 垃圾回收机制自动回收掉。因此,在某些情况下,如果对象的生命周期很短,也不会被密集使用,利用享元模式反倒可能会浪费更多的内存。所以,除非经过线上验证,利用享元模式真的可以大大节省内存,否则,就不要过度使用这个模式,为了一点点内存的节省而引入一个复杂的设计模式,得不偿失。

最后更新: 2021年02月05日 18:00

原始链接: https://jjw-story.github.io/2021/02/05/Design-结构型/

× 请我吃糖~
打赏二维码